找到相关内容4556篇,用时1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雍正及其编著的佛教典籍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二百六十字摄其指要”。   另一方面,雍正又指出,“释迦牟尼文佛大智慧海中缘起妪生,度诸众生,令人无余涅盘,普说三藏十二分,文字至为浩瀚:然佛所觉了一切诸法,未说者无论,其已说者,...

    史原朋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5241279275.html
  • 民国年间(1912--1949年)汉藏佛教文化交流

    地区后,一批学僧随军来到这里开展宗教活动,法成即是其中一人,他长期在沙州的永康寺、开元寺讲经,翻译《解深密经疏》、《金光明经》、《入楞伽经》等十几部汉文经典为藏文,并将藏文《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索南才让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120980925.html
  • 南岳大乘止观法门(1)

    显现。即是如来果德三种大智慧也。复以因地五波罗蜜等一切种行。熏于相好之性令起用显现。即是如来相好报也。然此果德之法虽有相别。而体是一心。心体具此德故名为不空。不就其心体义明不空也。何以故。以心体平等非...净业熏于真心顺性故。性依熏力起种种净用。能除染用之垢。以此净用顺显真心体照之明性。故即说此顺用之照。以为圆觉大智。亦即名大净波罗蜜。然此净用不离真体故。所以即名真心为出障法身。亦名无垢真如。以是义故。若...

    慧思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121880942.html
  • 《杂阿含经》述评

    杂阿含经》中的佛说。不论是大乘的般若思想,还是菩萨波罗蜜的修持法,其源泉都在《杂阿含经》中。所以,龙树、世亲都把《杂阿含经》的经说和大乘的经说相提并论。   《杂阿含经》的结构,据姚秦时僧肇所撰《长...

    吴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8171581348.html
  • 世界各国佛教发展与中国佛教的关系(2)

    阇耶跋摩又遣沙门曼陀罗仙赍来许多梵本并珊瑚佛像,赠与中国,时梁武帝请曼陀罗仙和僧伽婆罗共同翻译出《文殊师利所说般若波罗蜜经》(二卷)、《法界体性无分别经》(二卷)、《宝云经》(七卷)等。   天监五年(...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23063281886.html
  • 朱子所理解的佛教思想──以心性意涵与修持工夫为讨论中心

    《大乘起信论讲记》,《妙云集》,上编之七,台北市:正闻出版社,1992年2月修订一版。   法海集记,《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卷》,《大正藏》第四八册,...

    黄莹暖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7250482075.html
  • 明末曹洞殿军--永觉元贤禅师研究

    《大正藏》24册   《牟子理惑论》 汉·牟融 《大正藏》52册   《大乘起信论义疏》 晋·慧远 《大正藏》44册   《摩诃止观》 隋·智顗 《大正藏》46册   《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 ...

    范佳玲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15513982346.html
  • 敦煌佛教典籍

    陀罗尼经》,失译的《入无分别总持经》,失译《大乘无量寿宗要经》,法成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诸星母陀罗尼经》、《萨婆多宗五事论》、《菩萨律仪二十颂》、《八转声颂》、《释迦牟尼如来像法灭尽之记》、《大乘四...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6151082819.html
  • 佛国记(又名高僧法显传)

    请世尊听女人出家故。诸沙弥多供养罗云。阿毗昙师者供养阿毗昙。律师者供养律。年年一供养。各自有日。摩诃衍人则供养般若波罗蜜文殊师利观世音等。众僧受岁竟。长者居士婆罗门等。各将种种衣物沙门所须以用布施众僧...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11011683774.html
  • 论禅与诗

    ,证得我空。大乘佛教讲“六度”即“六波罗蜜”,即六种由生死此岸达到涅盘彼岸的菩萨行,禅定是其中的一项。修菩萨行者通过禅定,一方面对治各种妄念,一方面获得各种神通,从而分别阴、界,导以正观,“一观诸法...

    孙昌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20102784356.html